• 关怀版
  • 无障碍
分享到:
索引号: A25010-5301-4376-6491-4763-5847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青云谱区教育体育局 生成日期: 2020-11-18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青云谱区人民政府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
  • 浏览量:
  • 【字体:     

青云谱区人民政府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

为加快推进我区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江西省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1—2020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青云谱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以保障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提升每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为宗旨,切实履行政府职责,进一步构建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体系,缩小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差距,加快实现区域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提升教育的公平程度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二、发展目标

在顺利通过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验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教育质量、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大幅提高义务教育公平度、满意度和适合度,使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达到优质均衡,努力把青云谱区建成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导区、规范办学样板区、素质教育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区、城乡一体融合区、人民评价满意区。

三、工作内容

着力抓好义务教育资源布局优化、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达标、高素质教师和校长培育、素质教育质量提升四大工程,进一步强化优势、找准差距、补齐短板,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拥有更多享受优质均衡义务教育的获得感。

(一)高支撑的政府保障

1.建立统筹机制。建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责任机制。加强区级统筹,坚持规划和政策引导。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力社保、编制、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经济信息化等部门要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在项目审批、资金投入、职称评定、表彰奖励、人才流动、教师编制等方面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形成合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工作机制。

2.合理规划布局。全面落实南昌市中心城区教育网点布局规划,按照规划方案和学校建设标准实施建设。在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对新增义务教育网点学校用地,优先保障教育用地指标,优先考虑安排新增义务教育网点学校用地的供应。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套建设中小学。2016-2020年,紧紧抓住旧城改造以及洪都老工业基地搬迁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对全区教育网点进行优化重构,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十字街学校、前万学校、楞上学校),改扩建学校4所(洪都小学1、2号楼拆除重建、京山小学、迎宾中学、熊坊小学),重点加快推进十字街学校和前万学校新建项目,力争2018年全面完工。

3.优先教育投入。优先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项目建设,不断优化投入结构,向教育重大改革项目、最急需领域和最薄弱环节倾斜。加大对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校本教研科研、学校文化建设、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等方面的经费保障力度。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4.健全关爱体系。实现面向全体的教育,全区小学、初中新生入学率达100%,初中巩固率达95%以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

不断完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继续实施同城待遇,所有来区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读率不低于100%。进一步健全经济困难家庭儿童少年入学关爱体系,确保全区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等原因而失学。

(二)高标准的资源配置

1.严守办学标准。持续加大生均教学仪器设备投入,按照省定办学标准规划建设新校。对现有学校,组织全面核查,逐一建立台账。对不达标学校,坚持一校一策、综合施策,使其尽快达标。其中,生均占地面积不达标的学校,在旧城改造时统筹优先解决。无扩大教育用地可能的学校,通过分流生源、控制办学规模等方式,确保校园建设达到省定办学标准。

2.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依托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大市、区、校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平台整合力度,加强青云谱教育“云平台”建设,大力实施“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项目,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方式,把优质教育资源引进课堂,不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有效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3.优化师资结构。目前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学历均达省定标准,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上岗率达到100%。计划在2020年,学前教育教师大专以上学历率达89%,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率达99.9%,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率达90%。区域内学校之间高级教师比例、骨干教师比例大致相当。根据国家新课程方案的实施需要,着力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在核定编制内合理配备中小学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专业教师。

(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1.加强师德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风学风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前培养、准入条件、职后培训和日常管理的全过程。加强师德宣传,树立高尚师德典型,弘扬志愿奉献精神,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将师德表现作为业绩考核、职务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对师德师风问题零容忍,强化底线约束,维护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

2.健全交流制度。进一步健全教师交流和校长交流制度,有计划选派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交流根据本地区学校布局和教师居住实际情况,通过支教、组建教育共同体、实施学区式管理等途径,完善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长效机制,交流的比例一般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对优秀的交流教师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业务进修、考核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3.完善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区、校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实施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重点提升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素质。为保证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教师培训经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予以安排。学校事业性经费按一定比例用于教师培训工作,确保教师免费参加各项培训。各学校应制定切合实际的校本培训工作规划,加强校本培训制度建设,创造性地开展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果,形成具有地方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培训模式。

4.加大培养力度。继续实施教师梯队培养计划,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注重培训过程和质量,提高培养人选的综合素质。加快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队伍建设步伐。继续实施“优师强教”工程,完善和创新“青云杯”竞赛形式,拓展教学研究的空间,为青年教师提供脱颖而出的机会;每年从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中按照结构比例,确定一定数量的教师作为省市级骨干教师培养人选。

(四)高质量的学校教育

1.控制办学规模。依法承担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管理责任,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严格按照省定办学标准,核定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规模,严格招生计划管理和招生行为。统筹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项目,扩大增量、用好存量、合理分流,严格控制择校,加快消除现有大班额。到2025年,力争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模、学校班额人数符合省定标准。有条件的学校继续推进小班化教育,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提升教育满意度。

2.加强内涵建设。改革学校办学模式,加强学校之间的合作。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构建学校依法照章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主发展的机制。深化“大学区域学校”合作机制,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发挥优质学校示范辐射作用,采取结对帮扶、强弱合并、一校多区或集团办学等形式,通过互派干部挂职、教师任教或跟岗学习,采取共同上示范课、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有效举措,使薄弱学校在办学条件上得到改善,在教学质量和内涵建设上得到了显著提升,进一步缩小校际间的办学差距,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3.深化课程改革。以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采取多种方式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积极开展以“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和有效辅导”为主要内容的有效课堂创建活动,着力提高课堂效率,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积极引导教师开展学法研究和学法指导,改进学生学习方法,以“反思过程、反思方法、反思效果、反思教情学情”为主要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反思活动,实行分类推进,落实因材施教,促进优秀学生的发展,关注“学困生”的成长,促进学业成绩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身体素质98%以上达“国家体质健康标准”。

4.发挥家校合力。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促进儿童少年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作用,运用家长学校、网上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健康情趣,帮助子女养成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完善评价体系。建立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具有可行性和较强操作性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的实施,科学客观地分析和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准确把握教育质量的现状,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服务。

四、具体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教育、机构编制、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青云谱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领导、协调工作。高水平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规划工作,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科学合理、规模适度、效益最佳,并与幼儿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有机衔接;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学校用地,按国家规定标准建设义务教育学校,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二)创新教育管理

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明确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权限和职责、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权力和责任。鼓励学校在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前提下,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探索,促进学校主动、特色发展。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学校民主办学、开放办学。

(三)加大教育投入

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确保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高于省核定标准,教育经费拨款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按照学生数和高于省定基准定额标准确定的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核拨公用经费,并建立生均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优化教育投入结构,把教育经费重点投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教师队伍管理,切实履行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奖惩等政策规定。积极探索区域内教师交流制度,搭建学校之间优秀校长、骨干教师互动、共享、交流平台,稳步推进名特优教师和校长有序流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协调发展。进一步统筹教师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启动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经费支出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1.5%,学校年度公用经费总额中用于教师培训部分不低于5%。

(五)健全评价机制

建立从“成本-效益”维度评估经费投入效益的机制,力求教育经费投入效益的最大化。加大督政、督学力度,督促政府依法治教,引导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科学办教育、规范办学校。完善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起以全体学生为评价对象、以完成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为评价标准、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学校和教师评价体系;逐步形成发展性、过程性、多元化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手机扫码浏览
中国政府网 江西省人民政府 南昌市人民政府 信用江西 信用中国
首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郑重声明  
赣ICP备10201756号    主办单位:青云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南昌市广州路268号 邮编:330001    Copyright 2020 南昌·青云谱区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3601040001    赣公网安备 36010402000062号
版权所有:青云谱区人民政府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青云谱区人民政府网站'是否继续?